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5章(1 / 2)

贞观朝,长孙无忌同样饱含忧虑。

他和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,正是贞观时期关陇贵族的首领人物,传到自己这一代,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关陇贵族的代表。

虽然他同样也是未来唐高宗的舅舅,但若是外甥执意要打压关陇贵族,会放过他吗?

长孙无忌默默握紧拳头。

外甥李治继承大统后可能对他下手,换成李承乾呢?

当今陛下同样要与世家博弈,前朝隋文帝登基后也与关陇贵族决裂,宇文泰时期关陇贵族内部也为了权力分裂过。即使换一位外甥当帝王,真能保证不会为了权力继续动手吗?

皇权与世家权力,天生就是彼消我长。

或许,他该好好想想自己的退路,世家的退路了……

【让李治没想到的是,自己“退居后宫”后,在大臣们看来,是武后终于不擅权,于是一个个喜大普奔!

——竟然都没人发现前朝的“李治”不是他李治,内芯换成了武后。

李治听着武后用自己的声音,给他模仿大臣对他的夸奖,又生气又无奈。

他算是明白,大臣们并没有真正的那么在意他。

他们在意的不是李治,而是皇帝这个身份;他们排斥的也不是武氏,而是非世家诞生的皇后这个身份。假如武氏的出身也是从南北朝开始的老牌世家,其他世家还会这么反对吗?或许不会。

世家彼此之间多有联姻,利益关系根深蒂固。

但是武家不是,武家在武氏的父亲辈原本是商人,虽然眼光独到,投资了高祖李渊有了从龙之功,从军之后也成为了开国武将,但是关陇世家连李家都不看在眼里,更不用说武家(2)。】

本就满怀期待的武士彟直接激动了:“武家?还是商人出身?”

他武家祖上就是世代经商,隋朝时是有名的晋商,所以他才有机会在太原结识李渊,并且追随李渊起兵攻入长安,成为开国功臣太原郡公。

武德三年,结发妻子相里氏病逝后,武士彟又娶了前隋贵族杨达之女杨氏,生了三个女儿。

想起自己的三个女儿,武士彟越想越觉得天上的武后与自己的二女儿性情相似。

他就知道,母亲不凡,女儿也定然不凡。

武士彟仗着在自己府上,得意地哈哈大笑。

关陇贵族看不上武家又如何,还不是得对武家女儿称臣!

《与武后灵魂互换后,李治发现了新大陆》3

【其实关于安定思公主的死因, 现代结合史学与医学研究,有个大概的猜测。

首先,不仅仅是从骆宾王的《讨武瞾檄》里完全没提到过武后杀女, 徐敬业谋反时各种编织武后的罪名,还包括并不存在的罪名说武后杀母, 但是武后母亲杨氏活了91岁!

你家谋害母亲要等到91岁看不下去了谋杀?被谋害还能活91岁, 李家皇帝要羡慕死好嘛。】

不止是大唐李家皇帝,多少向往长生的皇帝齐齐羡慕了。

汉文帝时期, 薄太后想起自己儿子感叹:“老人年纪大了多有不便,若无子女孝顺, 哪里能如此长寿。”

她想起自己儿子, 刘恒被封为代王时, 就向吕后请求把母亲接到代国养老,吕后同意了,她这才能出宫与儿子一起在代国放松养老。不然若是留在后宫,谁知道太压抑之下会过得怎样。

后来刘恒成为帝王,但是在母亲生病时从来都是亲自伺候汤药,让薄太后保重身体的同时,也倍感欣慰。

她是母亲, 也是老人,自己最懂自己的身体。

薄太后肯定道:“杨氏能活91岁,这武皇定然与恒儿一样孝顺!”

【其次, 关于王皇后。在宋朝人所写的《唐会要》《新唐书》里各种强调王皇后被废是因为公主之死, 然而我们结合李治后宫生孩子的情况就知道,根本原因, 是王皇后从李治还是晋王时期就不受宠。

晋王时期,李治与刘氏生第一个儿子李忠, 跟郑氏生子李孝,跟杨氏生李上金,跟萧氏生子李素节和义阳公主、宣城公主。

唯独没有王皇后。

王皇后至始至终没有任何子女,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?

后来王皇后先是抬郑氏打压萧淑妃,又接武氏回宫制衡萧淑妃,其实很能看出问题。假如王皇后自己有宠或者有子女,需要借助他人之手吗?

正因为王皇后始终无子,王皇后的舅舅柳奭联合褚遂良、长孙无忌等大臣,不断请愿,立皇长子李忠为太子,来稳固王皇后的地位。

这个时期,武氏尚未生子。

柳奭或许非常清楚,王皇后无宠,也不可能有子女,那么只能借李忠来打压萧氏武氏。

换句话说,本就受宠的武氏,真需要靠杀女来废一个无宠也无子的王皇后吗?】

已经回到娘家的前陈皇后冷笑。

看看她,不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卫子夫需要杀女儿吗?她只需要给陛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