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监接过文书,小心翼翼地递到皇帝面前。
皇帝迫不及待地打开文书,仔细阅读起来。
然而,随着他阅读的深入,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,最后,竟变得铁青一片。
文书上所写的,正是王家谷运河工程事故的详细情况,伤亡惨重,触目惊心。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:“三皇子殿下求见——”
皇帝猛地一拍桌案,怒吼道:“宣!”他正愁找不到发泄的对象,三皇子萧景琰就自己送上门来了。
萧景琰得意洋洋地走进御书房。
他算准了时间,这个时候,他的线人应该已经得手,王家谷那边也该传来消息了。
他也听到了宫门传讯,说是王家垒派人来了。
他赶到,还给“王贵”递了个眼色,示意计划顺利。
“王贵”微微颔首,嘴角挂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。
萧景琰,你以为你赢定了?好戏才刚刚开始。
“王贵”堆起谄媚的笑容,声音依旧沙哑,“皇子殿下万安。”
萧景琰得意洋洋,仿佛已经看到萧景珩落魄的模样,他故作关切。
“听闻王家谷运河坍塌,死伤无数,本王心急如焚,特来向父皇禀明情况,也好早做定夺。”
皇帝轻叹,感慨道:“景琰消息倒是灵通。”
萧景琰脸上的笑容更盛,心中暗自得意。
这还用说?整个皇宫,哪个角落没有我郑家的人?
他顺势跪下,语气沉痛:“父皇,九弟年轻,经验不足,酿成如此大祸,儿臣以为,当速速惩戒,以儆效尤!否则,边境局势恐生变故!”
皇帝摩挲着手中的文书,眉头紧锁。
他知道,萧景琰看似忧国忧民,实则包藏祸心。
如今这皇宫内外,恐怕早已布满了郑家的眼线,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。
“父皇,儿臣以为,当立即撤去九弟云中郡守之职,另选贤能!”
萧景琰见皇帝犹豫,再次进,语气更加急切。
只要撤了萧景珩的职,郑家就能暗中操控,重新夺回盐铁生意。
到时候,萧景珩和楚南月的合作自然不攻自破,看他还拿什么跟我斗!
萧景琰心中盘算着,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。
皇帝沉吟不语,权衡利弊。
萧景琰继续煽风点火:“父皇,运河坍塌,损失惨重,北朔蛮人必定趁火打劫,加紧攻势。若不及时更换郡守,稳定局势,恐生大乱啊!”
皇帝被说动了,他深知边境安危的重要性,于是下定决心:“景琰所有理,传朕旨意……”
“父皇,且慢!”萧景琰突然出声,打断了皇帝的话。
皇帝看向萧景琰,等着他的下文。
萧景琰见状,拱手恭敬一笑,声音十分诚恳。
“父皇,还请父皇恩准儿臣举荐一人,接替九弟之职。”
“哦?景琰有何人选?”皇帝问。
萧景琰立刻回答:“儿臣愿亲往云中郡,为父皇分忧,为百姓造福!”
跪在地上的萧景珩心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。
想得美!我的好三哥,你的如意算盘,怕是要崩到你脸上了!
这个萧景琰胃口倒是不小,这是想把云中郡也收入囊中?
只怕你没这个本事!
皇帝沉默片刻,最终还是摇了摇头:“景琰,你另有要职,此事不妥。”
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郑家世代忠良,为国为民,朕心甚慰。但朝中之事,还需各司其职,方能长治久安。”
皇帝这话,既是拒绝了萧景琰的请求,也是在敲打郑家,告诫他们不要手伸得太长。
萧景琰脸色一僵,心中虽然不甘,但也无可奈何。
不过现阶段的局面,他已经很满意了!
能让萧景珩被撤职,也算是达到了目的。
“谢父皇隆恩!”萧景琰调整好情绪,收敛住眼中的狡诈,恭敬地叩首。
皇帝挥毫泼墨,写下一道圣旨,交予太监:“拟旨,九皇子萧景珩玩忽职守,导致王家谷运河坍塌,着即撤去云中郡守之职,回京待命!”
“父皇圣明!”萧景琰心中狂喜,面上却不动声色。
萧景珩,这下我看你还怎么嚣张!
不出半个月,本皇子就等着给你收尸!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