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4章 录歌(1 / 2)

电影的后期周易负责了。

方灿算是能够轻松不少,当然他也不是啥都不干。

最起码这部微电影最后的王炸他要搞出来。

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从歌曲中脱胎而出,他也准备将这首歌作为微电影的片尾曲和宣传曲。

将曲谱等打印后,方灿和富哥两人找到了音乐学院。

学校的羊毛不薅白不薅。

虽然不会让你免费使用可是价格相比校外的录影棚绝对要划算的多,关键西艺音院的录影棚设备说不上是最顶级的,可是要比外面的大部分录音棚好用。

两人找到负责录音棚的老师,将自己的目的告诉了对方。

老师姓赵,三十岁出头,带着眼镜看着倒是斯斯文文的。

在看到方灿和富哥后以为两人是音院的学生,在清楚两人的目的后很是爽快。

如同影视学院鼓励学生多拍片一样。

音院的老师同样希望学生们能拿出一些优秀的作品。

“谱子带了没,我能看看吗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

方灿笑了笑,将自己打印好的谱子递了过去,他也不怕对方有什么坏心思,网上虽然会爆出一些老师抢夺学生作品之类的事情。

可是在现在这个自媒体异常发达的当下,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已经很少了。

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现在都不会干这么离谱的事情。

何况歌曲版权他已经注册了。

赵老师接过谱子看了起来。

本来他也没抱多大的希望,在校生不是说写不出好歌,可是大部分都很一般,甚至很多作品都不是完整的。

大多都是试验品,或者纯粹就是来玩玩的。

可是看着看着,他的表情有些认真了。

古风歌曲!!

随着民族自信心的提升,加上国家对于民族文化的大力扶持,这些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古风歌曲,其中有优秀的作品,可是大部分都不咋样,很多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。

古风并不是说歌词中加上几个“青山”“绿水”“夕阳”“古道”就可以的,更不是在里面加一两个民族乐器就说他是古风歌曲。

这中间涉及到了两个不同的音乐体系。

华夏自古都是以五声音阶为主,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因为缺少半音,音程关系较为单纯、和谐,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,旋律往往给人平和、含蓄的感觉。

可是现在国际主流却是以七音阶为主,因为音程关系复杂,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。

因此很多音乐人从小学习的就是西方的音乐体系。

一个从小接触的就是西方的音乐体系的人,你让他写一首古风歌,这不是闹呢么。

这和让洋鬼子看华夏古诗,还问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样。

当然,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天才,可以横跨两个体系,甚至将两个体系玩的出神入化的,可是这种人终究是少数。

大多都是照猫画虎,意思意思就行了。

不过方灿现在拿出的这首歌却是标准的以五音阶为主。

同时大量运用了级进和小跳进,让旋律潺潺溪流般自然、平滑,能够营造出一种连贯、舒缓的音乐效果。

适当的小跳进又能够打破级进带来的平稳感,使旋律更具个性和特色,让音乐在保持流畅的同时又不失变化,让人更容易记住旋律。

俗称抓耳。

节奏丰富多变,和声中古典现代的融合让歌曲和声色彩丰富,增强情感共鸣。

最让他诧异的是方灿在歌曲中加入了戏曲元素,他无法去判断其中戏曲部分的好坏,可是却让整首歌的节奏再次多变。

总体来说一首完整的且质量上乘的古风歌曲。

当然,一首歌好听不好听也不能光看谱子,音乐的表现形式始终是要表演出来的。

他有点期待了。

“你是作曲专业的?”赵老师有些好奇的问道。

作为主管录音棚的老师,音院有点水平的学生他基本都是了解的,可是方灿明显是个生面孔。

方灿挠了挠头,笑道:“那个不是,我们是戏文的。”

“戏文?“老赵有些懵:“音院有这个专业?”

“呃!”方灿讪讪一笑道:“不是音院,我们是文院的,戏剧影视文学专业。”

“文院!”

这位赵老师越发懵逼了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